1. 首页 >> 百科知识

(幼儿禁毒安全教育知识)小学生禁毒安全教育知识内容

小学生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生命意识和毒品预防意识,培养他们面对灾难时的自信心、判断力、自我保护和自救互救能力。那么你对小学生用药安全了解多少呢?以下是《学习边肖》整理的小学生用药安全知识内容。希望你喜欢!

小学生药物安全知识1。什么是毒品?

1997年3月14日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,毒品是指鸦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、吗啡、大麻、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。

二、毒品的危害有哪些?

1.毒品对人体危害很大。大量或长期使用药物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损害。比如神经障碍,很多人吸毒后,会出现意识不清、焦虑、抑郁,甚至有些类似精神病性躁狂,甚至自杀;记忆障碍,吸毒后,大脑的记忆力和注意力逐渐下降,使人思维迟钝,像白痴一样;有些人精神错乱,烦躁不安,发抖,易怒,失眠。很多人最后可能会有心脏病,会对心脏功能造成过度损害,出现心律不齐、腹部绞痛,甚至抽搐,甚至痉挛死亡。

2.毒品会毁了人。染上毒品后会产生依赖性,上瘾后会不顾一切的去买一切。3.毒品让人犯罪。贩卖毒品和非法持有、使用毒品是违法犯罪行为,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
三、小学生如何预防病毒?

1.小学生不要抽烟喝酒,因为一旦染上抽烟喝酒的坏习惯,就很容易染上毒品。

2.不要对毒品好奇。看到别人抽烟很好玩,我也想试试。如果效果不好,让坏人钻空,引诱你吸混有毒品的香烟,那么就会一发不可收拾,最终染上毒瘾。事实上,根据戒毒所的统计,53%的青少年吸毒者是因为好奇而染上毒品的。

3.遇到挫折,受到打击的时候,很容易消极,很烦。这时候坏人就会对你说,抽根烟解闷吧。抽完这支烟,你会忘记所有的烦恼。如果你吸了第一支混有毒品的香烟,你以后就会染上毒瘾。

4.现在一些中小学生喜欢赶时髦,炫耀自己,让自己为人所知,装酷或经常寻求刺激。这种心理往往会导致吸毒,很容易让坏人拿到空,给你提供毒品。当你上瘾的时候,他会榨干你的钱,让你欲罢不能。

5.小学生不应该涉足青少年不应该进入的地方。这包括卡拉ok酒吧、舞厅、迪厅、游戏厅和酒吧。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,涉足这些地方,容易沾染毒品。因为这些地方是毒品犯罪的多发地,尤其是一些新型毒品,比如摇头丸,年轻人经常在一些舞厅、迪厅吃摇头丸。摇头丸有不同的形状,有的是药丸,有的是药片;颜色不同,五颜六色。毒贩经常利用这一点来吸引去舞厅的青少年。我们小学生去了,容易染上毒品。吃了这种药后,我兴奋,控制不住,对身体非常有害。

6.谨慎交友。这一点非常重要。交朋友时你必须小心。小学生交朋友要谨慎,尤其是不认识不熟悉的。人们常说,住在朱者赤和墨西哥附近的人是黑人,如果他们与社会上的一些人交朋友,如果不分好坏,他们往往会很容易被欺骗,并对他们的哥们很忠诚。因此,他们很容易染上毒品。

7.小学生要远离毒品,拒绝毒品,这样才敢对毒品说不。第一,不要滥用药物。所谓药物滥用,就是长期、过量使用会使人上瘾的非法药物。比如有的商贩在校门口向学生推销药丸,说可以增长智力,提神醒脑。事实上,他们中的一些人贩卖毒品。学生误食后,会有很多不良反应,影响身体健康。第二,要多参加各种禁毒活动,比如参加学校毒品预防教育,听一些禁毒讲座,看一些禁毒电影;参加无毒社区的社会实践活动。

8.我们小学生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因为你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所以你有健康的幸福观。如果你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,就能让你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健康发展,就能自觉抵制这种毒品的侵蚀。

小学生毒品预防知识定义:所谓毒品,是指鸦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()、吗啡、大麻、可卡因等能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》第357条对此作出了规定。

从“毒品”的法律定义来看,有三个特点:(1)药用;(2)成瘾性;(3)受管制(非法)。

毒品的危害:

(1)吸毒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危害

(2)药物滥用对家庭的危害

(3)吸毒对社会的危害

如何保护青少年不吸毒;

1.作为学校,应该加强毒品预防教育,提高青少年的毒品知识、抗病毒、拒绝毒品的意识。

2.作为学生,我们应该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和宣传来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。

(1)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;

(2)倡导科学、文明、健康的生活方式;

(3)应正确使用卸压的方法。

3.作为学生,也应该参加禁毒公益活动,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。

小学生禁毒主题班会的教学目标:

1、通过活动,使学生了解有关药物的知识。

2.通过组织和观看青少年禁毒教育片、禁毒宣传片等方式,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,提高学生的耐药防毒意识。

教学方法:

多媒体辅助教学。

教学形式:

师生互动、讨论和交流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,进口

老师:今天,我们来讨论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。

展示题目: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

老师:毒品危害健康和生命,对个人、家庭、社会都有很大的危害。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,心理防线薄弱,好奇心强,是非判断能力差,容易成为毒品袭击者。

据调查,我国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吸毒人群的80%以上。此外,近年来中小学生滥用药物的现象有所增加。特别是随着“摇头丸”的出现,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,吸毒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。如果把毒品比作野兽,那么对他们来说最容易的目标就是青少年;如果把毒品比作瘟疫,青少年是最容易被感染的。青少年一旦“中毒”,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将远远超过成年人。

二、什么是毒品及其种类?

1.对话:同学们一定听说过毒品,那么什么是毒品呢?毒品是什么?谁能说呢?(按姓名回答)

2.解释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:“毒品是指国家管制的鸦片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()、吗啡、大麻、可卡因以及其他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。最常见、最主要的毒品是鸦片、吗啡、海洛因、甲基苯丙胺、可卡因、止咳糖、大麻等。这些药物长期服用会上瘾,对人体有害,易患疾病。如果服用过量,会导致死亡。

3.组织观看青少年禁毒教育片和禁毒宣传片。问:你感觉如何?(畅所欲言。)

三、介绍毒品的危害(结合图片)

问:毒品的危害有哪些?

1.毒品摧残人,摧残健康。

(1)毒品破坏人的消化功能。

(2)破坏人的神经系统。

(3)破坏人的呼吸和循环系统。

(4)传染病和“艾滋病”。

2.毒品让家庭成员破产,让家庭毁于一旦。

(1)丧失工作能力。

(2)倾家荡产。

(3)给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。

3.吸毒导致堕落和犯罪。

4.吸毒危害社会,成为世界公害。

第四,给学生读吸毒者的故事,让学生受到教育。

动词 (verb的缩写)讨论和交流经验

1.了解了关于毒品的知识及其危害性,请谈谈你的感受。

2.让学生畅所欲言。

让学生知道反病毒的方法。

1.问: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,你会怎么做?(学生发言。)

2.防病毒有五种方法:

第一,直接拒绝;

二是找借口溜走;

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;

四是秘密报案(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);

第五,毒贩逼你吸毒,威胁你的时候,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。

七。摘要

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,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,而且严重威胁社会稳定,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在中国近代史上,毒品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如今,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,与恐怖主义、艾滋病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。中小学生要从小有防毒意识,珍爱生命,拒绝毒品,塑造美好生活。

看过《小学生用药安全知识》的人也看过:

1.小学生药物安全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

2小学生禁毒手抄报内容信息

3.小学生禁毒演讲

4.小学生对毒品控制的认识

5.小学生对禁毒电影的反馈

6.小学生珍爱生命,远离毒品。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